《精进》_采铜
S:2018年初专研< 精要主义 >时一起购买的书籍
哪些有意义的启发
时间之尺
对待时间:收益半衰期 + 快工作慢生活;
一个人如何对待时间:茫然 VS. 焦虑 ; 过去 VS. 未来
利用图形将这个概念画出来:用矩阵 、 用象限 去描述;
认真对待对方;当你的孩子/朋友用真诚或严肃的态度向你提问时,无论该问题是否幼稚(该问题越是幼稚,你越应该打精神,由其是面对孩子的很多”幼稚”的问题时);这个时候,放下你的轻浮。认真去对待;
孩子:尊重
向五年后的自己提问;解决远期、近期的冲突
- 远期未来的视角:倾向于抽象、概括的方式去思考;所以,远期视角下的想法更多的是考虑这件事的价值和意义,而常常缺乏细节;
- 近期未来的视角:倾向于到具体的情景中去考虑;而同时人们倾向于做可行性高、容易实现的事情;
【启发】当你想要不做一件事时,尽量提高完成它的难度,主动增加障碍;反之,若想要去改变一件事/完成一件事,就尽量排除触发的障碍;
- 比如删除电脑里所有的电影、游戏;剪断网线,把手机换成非智能机等;可能有的人会说,电影删了可以再下,等等;这个而方法有用吗? 有用 。因为虽然可能会反复出现,但这种反复会使得原来简单且惯常的行为变得更麻烦了,逃避的便利性减少了;
【新观点】收益半衰期 (用矩阵、坐标轴来描述与记忆)[ 如同:真理都是简单的 ]
- 收益值:这件事 当下 带给我的收益大小,可以是物质,也可以是精神层面的
- 半衰期:这昂收益岁时间衰减的速度;
我们常常只关注到一件事情在发生时带给我们的即刻的好处,而忽略了这一好处是否可以持续下去,产生长期的效果;只要不是短半衰期的事情,只要这个收益可以被累加,尽管去做;很多时间,我们难以选择,往往是并没有全面考虑的结果;
【行动】可以用该概念来衡量一件事情
时间管理,很多时候并没有真正解决问题;我们原本就因为快而痛苦,可时间管理却教我们如何更快;(想起《80/20法则》or《每周工作4小时》中提到,“我们不是时间不够用,而是对待时间的方式错了;” )
我们无法预估未来发生的意外事件,而意外事件却恰恰频繁发生,扰乱人们的原定计划;但你必须意识到,我们所处的社会是”液态的”,是一个流动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一切都处于不确定性中;当一个原本预定的计划并没有完成时,我们往往会陷入自责之中;其实,更令人担心的是陷入这种自责之中无法自拔;
工作要快,但生活要慢
- 尽可能慢的事情:与朋友共度闲暇时光、欣赏作品、自我反思(写总结时,往往太过仓促)、散步,不要方向、在完全安静的环境看一本书、
- 尽可能快的事情:完成常规的事务性工作
【共鸣】曾在其他书籍中也看到过这样的观点;
回想自己经常去外滩吹风发呆,其实就是一种慢生活的体验;
提升时间的使用深度;(同样是安排休闲时间,坐在电视机前来电视的< 被动式休闲 >所带给人的满足感,远不如从事一项自己喜欢的业务爱好所带来的满足感;所以,从闲暇中获得满足的程度取决于质量,而不是时间;)
寻找心中的“巴拿马”
做出更好的选择:从终极目标出发:以人生最高目标作为第一原则;
- 从终极目标出发:以人生最高目标作为第一原则;
【思考】你想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这是你必须想清楚的问题;人生中到底想要什么,追求什么。
做一个多维度的人,科学&文学;(但显然,自己对文学著作不感兴趣)
- 隐含假设:[ 很多人痛苦不堪,可能就是因为陷在了他们置身认知范围内的某种假设;在你分析事物(自身或他人)时,试着问自己,对应这个情景它的隐含假设是什么,很可能就会豁然开朗。 ]
- 错误、狭隘的隐含假设往往会缩小你的备选;我们往往在做选择/做计划的时候,往往是站在当下,(潜意识中)某种假设的前提下进行的,但我们并没有觉察到。
【启发】对于隐含假设,是一个新的概念;
【行动】
- 分析时,试着去找你的隐含假设;
- 请求他人/第三方的建议,往往能给出不同范围的选择(因为第三方的角度、经历与经验,与你完全是不同的,包括他的成长背景,所有必然会给你带来新的视角)
- 目标悬置。斯坦福大学在2015年10月宣布开启了一项学制改革,将传统的集中在18-22岁区间的连续四年制改为终身多次进出学校的六年制学习。称之为 “开环大学”。
【思考】这样的方式,让你接触新的东西后,在回来;视角、态度会完全不一样。
- 人生是持续而反复的构造。
- 涉及情感、喜好等主观性特别强的选择时,最好的方法是聆听内心的声音。
即可行动
最有效的,是即可行动。
开始并完成一件事,比做好它更重要。因为只有开始了,才有机会把它做得更好。
- “精益创业” 中提到 “最小化可行性产品”,指的是使用最少的资源、被最快制作出来的、可执行基本功能的、能被用户使用的试验性产品,创业者应该尽快把最小化可行性产品发布出去,然后根据用户使用它的反馈来进行优化。
【唤起】想起之前的文章提过的概念,这一方式最重要的是 < 将其置于真实场景 > 中;
一个人的 “最小可行性产品” 是什么?
- 产品不是过程,而是结果
- 产品不是对原料、素材的简单堆积,而是对它们结构性的整合和组织
- 产品不是创造者锁在自己保险箱里的东西,而是能被其他人使用和体验的
- 产品能独立对世界产品影响
- 产品也是一种媒介
比如在某家公司的工作经历不是产品,但基于工作经历写成的系统性总结报告可以算作产品;阅读一本书的经历不是产品,但对一本书深入、透彻分析的文章可以算作产品;拥有绘画技能不是产品,但使用这项技能创作的绘画作品可以算是产品;
我们永远无法完全准备好。
事情一步一步来,不要总想着一步到位;包括工作、成家、旅行等
- 提前对要完成的任务进行有效的剖析,区分出 < 容忍中断 > 与 < 无法容忍中断 > 的部分,然后用可保证的相对完整的时间去进行那些 < 无法容忍中断 > 的部分;因为对于一些操作性的事情时,你并不会太介意被打断。 (例如,你在寻找配图或调整字体时)
- 对不同认知类型的工作分层处理;即不要在不同认知类型的事情上来回切换。因为当在不同类型进行切换时,人需要重新进行调整,这样任务的转换损耗会比较大。例如在本书的写作中,很多章节是配图的,如果按照一般顺序的写作手法,在写到需要用配图的地方,把文字停下来着手寻找配图,这样的方式其实是很损耗精力的。 同时,集中处理同性质的工作。
怎样的学习,才能够直面现实 - Key
成为一个高段位的学习者
只有最后能够作用于现实的学习,才是唯一有效的学习。
找到一切学习的导向
对问题的好奇、对答案的渴望,是驱动自我学习和探索的主要动力。
学习,应该以学习者心中的问题为中心,让问题引导着我们去探求答案;
不经提问的学习,一直存在于生活当中:
- 订立计划;例如接下来两个星期看完《XXX》
- 实施学习;从头至尾观看一本书/一门课程,把其中认为重要的点摘取出来,并记成笔记
- 回顾和整理;对笔记进行整理,或者画一张思维导图,把书中的知识要点以整体的形式体现出来
做到以上三点已经是比较优秀的学习者,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占据 < 中心位置 > 的是编织好的教程/课程,是既成的已有知识,而不是你心中的困惑——那些待解的难题。
以既成知识为核心的学习,学习者扮演的是 < 吸纳者 > 或 < 搬运工 > 的角色,他们把外部的知识经过消化后搬运到头脑内部,知识在传递过程中的精确性、完整性被认为是至关重要的,而学习者自身的心智,包括他原有的知识体系、方法、观点乃至困惑,却可以被搁置起来,不闻不问。
很多人没有思考过,”为什么要看这本书?” 因为大家都在推荐,因为它很热门,还是根本没有考虑过为什么,只是隐约觉得对自己有用? 我在标注重点及记笔记的时候,是依据什么来判断哪些值得记、哪些不值得记?有没有有一个特定的标准还是只是凭借感觉?我在学完之后积累下来的知识,是不是还是不知道怎么用,而只是增加了一点点掌握知识的满足感?
【反思】这也是自己的现状;
【行动】写下自己为什么看一本书/学习一门课,做一件是的触发场景,所要达到的目的,以及之后该有的可落实的行动(这一步很关键,能让你去反馈/检验 前面的整个过程,也能让你时刻牢记自己做这件事的原因与目的)。
- 打破新旧知识之前的通道;常思考的问题
- 针对当前的材料,已经具备了哪些相关的知识?
- 针对当前的材料,学到了哪些新知识?这些新知识对缘由知识构成了何种补充与挑战?
- 针对当前的材料,还有哪些是未知的,并且通过简单探索就可以了解的?
- 针对当前的材料,哪些是未知的,且无法轻易获得,同时又有价值成为我长期去探索的问题?
- 在没有问题引导时,可能我们常常只是零散的、随性地去涉猎学习材料,去捕获一些不相干的知识。这种学习结果是得到已按知识的砂砾。而在问题的牵引下的学习,则是连续地构筑着知识之网,使它们以一种有意义的方式连接在一起。
【共鸣】如同《地头力》中提到的,目标是一块磁铁,能够让你将力量往一个方向作用;
不只做信息的搬运工
通过解码,才能深入事物的深层。解码不等同于一般所说的理解。理解通常只涉及对字面意义的解读,常以自动化的方式进行,无需做太深入的思考,并且理解应遵从客体本身,不可擅自演化;而解码是一个更为主动和主观的过程,不同的解读对同一材料的解码可能是完全不一样的,就如果看一部电影不同的人看出不同的意味。
解码的基本规律(不同的人看待同一事物的角度是完全不同的)
在玩具店里看到 "会说话的小黄鸭"。
- 在孩子眼中,他关心的是 “小黄鸭说了什么”,于是他听到的是儿歌、故事。即孩子关心的是最直接的信息。
- 在家长眼中,他关心的是 “小黄鸭是什么”,首先会将其定义为一个玩具,然后对它的娱乐性、教育性、安全性进行评估;即家长关心的是价值和意义
- 在玩具工程师眼中,他关心的是 “小黄鸭是怎么做出来的”,他会思考和设计小黄鸭有哪些功能,会想它的电路结构和声光效果;即工程师关心的是结构和实现
不同的人,对于同一事物的关注点是完全不同的;而对于现在的我来说,要做的是不能只关注最直接的信息,而且要去关注背后的价值和意义。
关于解码的入口
- 不只要寻找结论,还要寻找过程;即我们不仅要知道结果是什么,还应该知道这个结果是如何得来的
- 不只要去做归纳,还要去做延伸;
- 不知要去比较相似,还要去比较不同
技能,才是学习的终点
你能够调用的知识有多少?
基本的学习理念:你掌握了多少知识,并不取决于你记忆了多少知识,而是取决于你能调用多少知识。
认知心理学研究表明,记忆提取的操作起到了 “记忆修改器” 的作用:一个曾经被调用过的知识,和从未调用过的知识相比,在今后更有可能被调用。”构成学习者思维独特性的并非是他所录入的观点序列,而是他有能力启动和调用的关联。”
- 教育界中,发现以 < 练习 > 为主导的方法是有效性最高的。
因此,要做的是主动的知识点的回想与调起,而不是被动的去看之前记录的东西。
正如之前自己做过的 Anki
求知分为三个层级:信息、知识、技能
- 最差的学习者:接受信息
- 好一点的学习者:看重知识,以记忆为目标
- 更高层次的学习者:磨炼技能
技能是终点,信息与知识只是迈向这个终点的路与桥
分离的知识,难以解答真正的现实。因为显示是各种复杂的集合体。
修炼思维,向未知逼近
修炼思维
定期闭关,屏蔽外界干扰;说的是,每隔一段时间,给自己一个仪式,让自己去思考与回顾。
- 比尔盖茨每年都会抽出两个星期的时间闭关,也就是一个人呆在个地方,只看书和思考,不允许任何人去打扰他
培养简洁表达的能力。 “好的写作的秘诀就是剥离每一句话中的杂物,只存留其最洁净的部分。每一个无用之词、每一个动词中已经表示其相同意思的副词、每一个使读者不知道谁在干什么的被动语态结构 —— 这些都是削弱句子力度的掺杂物。”
一次只做一件事。 关于发散思维 和 收敛思维,重点在于它们两个是独立的阶段,而不应该把两者混在一起。
- 发散思考的时候不要收敛思考,反之同理;
图解思考。越是抽象的研究,图解思考所能发挥的作用可能越大。
文档创建不同的版本与副本是个好习惯
【行动】:之后更重要的是去回顾各个版本,去回顾自己的思考过程。
努力,是一种最需要学习的才能
不断优化你的< 努力 >方式;努力本身就是一冲才能,努力需要有效的策略
努力本身就是一种才能。在努力这件事情上,除了自我激励,更应该思考:到底应该怎么努力,应该采取什么样的策略来投入自己的时间和精力,应该怎样有效的启动、维持和优化对一件事情的投入。
对于努力,去思考,去做计划;
转变心智的方法:改变自己的语言习惯,把封闭的、绝对性的总结评价改为开放式的启发提问。 比如说,”我不擅长做这件事,” 改为 “要做成这件事,我还有哪些地方需要提高”; 不要说 “这件事我做不好”,而是说 “怎样才能把搞定”
发展自己的长项
对于 “木桶理论” 的误区:”木桶理论” 最早是用来类比团队管理的。对一个团队来说,决定其绩效的是组织中最弱的那个成员。因为团队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分工,这些分工构成了结构紧密的整体,所以一旦哪个环节出了问题会影响整个团队的表现。
但仔细思考,适用于团队的木桶理论正好推导出它并不适用于个人。因为如果一家公司笃信木桶理论,那么它就会要求所属的每一块木板就尽可能的长,而不会允许特别短的木板存在。也就是说,公司中的每个岗位都不容许能力平平的人,而是要求每个岗位都聘用能完全胜任的人。又由于现代社会分工的特点,大多数的岗位需要的技能一定是某一个领域的专长。(大企业如此,但对于小企业,可能未必) 很多人倾诉关于自己未来的职业迷茫,大部分并没有意识到**专注发展个人才能**的重要性。
【启发】对于事件的触发场景,很重要;对于一些观点、知识及理论更是如此。
通过与人合作来平衡自己的劣势,回避在很多不同方向上空耗精力。
让专业的人去做专业的事情;不同的领域,可以去尝试了解,但目标不是精通;
T型人才,依然适用。
学习的策略;花大部分时间专注于某个领域学习,拿出较小一部分时间做积极大胆的探索和尝试,以博取迎接”黑天鹅”事件的机会。例如,每天有10个小时的时间,根据20/80法则,其中8个小时专注于你的主业上,剩余2小时可以进行完全自由的学习,接触不同领域的知识,学习一些小而美的技能。
每一个成功者都是唯一的
创造成功,而不是复制成功
费曼给我的启示是,抽象的理论和生动的现实是可以没有边界的,如果有人觉得存在边界的话,恰是因为他的知识和思考尚不足以洞见两者深处的关联。
独特性是最好的竞争力。迈克尔波特说,“战略的意义是让你远离竞争,战略不是要你做得更好,而是让你做得不同。”
【共鸣】战略是让你远离竞争,而不是让你在竞争中胜出。后者,是策略要思考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