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任论》_郑也夫 ;写于1999年
- 作者首先从定义上去解释 “信任”;接着描述信任的表现形式: “利他” ,然后进一步解释 “利他” (信任)产生与形成的原因、发展历程;
- (1) 人性 - 利己; 规范 - 利他;(2) 文化力量的加入 + 漫长的幼儿成长期 + 模仿;使得利他得以持续
- 信任始于亲族中,产生于领地上;
- 之后作者解释信任的重要功能:简化思想;并接着讨论它的社会功能、不同环境中的表现差异
- 最后单独讨论了两种信任系统:货币系统、专家系统;
- 货币系统的最终逻辑:市场社会;专家系统的最终逻辑:社会学历
- 两者共同开辟了陌生人的天地
信任的两种结构:人格信任、系统信任;
- 人格信任:对某个具体人物的信任,包括亲族、领地、同乡会的信任
- 系统信任:对匿名人组成的制度系统的信任
- 信任的特性:(1) 时间差与不对称性;(2) 不确定性; (3) 属于主观的意识
- 诺言与兑现之间存在无法跨越的时间差;承诺人与选择相信的人在信息上有着无法跨越的不对称性
- 未来本身有着不确定性
- “三军可以夺帅,匹夫不可夺志。”对一些事,自己心中必须要有自己的态度,在事物的两极之间,否能坚定自己的意志。但这也取决于首先你对这件事情要有先验知觉。
- 均衡从来不是源于自我约束,而是靠着其他力量对某一势力的无限扩张的抵抗。 若要取得平衡,或者推动事物的发展,都可以从其他力量会采取的行动来进行思考,以此来促进均和或者推动行为的落地;
- 每个人、群体、民族、语言、想法都会在一定程度上的自我膨胀,这是生命体及其承载的一切事物的本性。
- 权利不可能自我约束的,对它的有效约束只能来自其他力量。
- “合作的基础不是真正的信任,而是关系的持续性” 。在持续关系与合作之间还有一个环节——信任。即持续关系产生信任,信任导致了合作。
- 持续关系(即多次博弈)是合作,乃至一切复杂关系的基础
- 人类行为的动因:个人物质利益(个人取向) + 追求承认(他人与群体取向)
- 领地是产生和发展复杂而稳定社会关系的重要因素;
- 认识到基本上所有的制度都是简化复杂的机制; 语言、金钱、权利、权威、标签、声誉、考核、分数
- 信任(简化机制),是凭借过去进行简化的;
- 信任增加了不确定性的宽容,从而增加了人们行动的勇气和可能性
- 货币是一种媒介,而信任是这一媒介中的关键。 货币通过数量差别取代质量差异,抹去了任何事物的特殊性,以自己的度量为一切事物完成了换算;凭借着这种 “变质为量” 的本领,货币获得了一种其他事物都不具备的渗透力;
- 学历社会带来的不是 “机会的平等”,而是 “游戏规则的平等” ;这才是科举与现代教育制度的贡献;人类更热爱的是差异的刺激。平等并不是人们真正的目标,平等不过是反对成员间地位差距过大的策略和说辞;文明的进步其实只是努力保障失败者或位卑者的尊严
第一章 信任:溯源与定义
- 信任,名词;表达静态的属性,即可信任的;信任,动词,出发点是主体,即判断对方有信用与否
- 信任关系具有的性质:
- 时间差与不对称性。行动和兑现较之诺言和约定必然是滞后的。承诺与兑现之间存在着时间差,信任者与被信任者之间存在某种不对称性
- 不确定性。具备了确定性,就不存在风险与应对风险的这一特定方式了。
- 因为没有足够的客观依据,信任属于主观的倾向和愿望。
第二章 人的本性
描述了三种 “利他” 的类型
自然选择是这样进行的:某一种群内的成员们身上带有可遗传的不同变异特征,当选择压力出现的时候,种群内那些拥有有利于存活和繁殖的特征的个体的百分比将增长。
- 基因像程序一样决定了它的携带者的行为方式,并靠着急眼的传递和遗传的稳定性,将这一行为特征传递给下一代。
- 假设一个群体中有一些带有无条件利他基因的个体,利他行为会使得这些个体牺牲或减少自身生存和繁殖的机会,最后将直至消亡
- 但实际是仍然存在利他的行为
围绕利他行为存在的原因,有着三种解释:亲族选择、互惠、群体选择
亲族选择:即发生在亲族间的利他行为的自然选择作用
不求回报
- 如果他的利他行为减少了自己生存和繁衍的机会,但增加了他的同胞得到繁衍,那这种利他行为可以使得它们共同基因的增加,并因为这种基因的传递而使得亲族内的利他行为得以持续
互惠的利他行为:互惠性利他可能在长期交往过程中建立;
要求回报
- 实例:某只吸血蝙蝠没有吸到血又非常饥饿时,吸到血的蝙蝠会吐给它一点血,靠着互助,蝙蝠们克服了个体不时遇到的捕食失败
- 很多哺乳动物间互相舔毛,以清洁皮肤
群体选择利他:具有利他性的群体,因为内部的合作而比利己的种群获得更大的生物学上的利益,并因此更有肯能在竞争中生存和繁衍
要保持非血缘群体内部的利他性能够占据上风,需要引入另外一支力量:文化;
- 规范,是人们制定和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规范的主要内容:习俗 和 道德;
文化 与 本能的对峙;
道德的使命在于造就一种广泛的利他;
对于本性,人是利己的;归根到底是自私的行为倾向在我们的行为心态的遗传组成中占绝对优势。在人类以前的时代,自私行为是被自然选择极力选中的;
从自然选择(适者生存)的角度阐明了利己存在且不可否认的原因;
文化能在一定程度上重塑基因,并为人类设定行为模式,主要在于:
- “幼态持续” 为人类提供了独一无二的条件:漫长的幼年成长期
- 模仿,是这一过程中最重要的手段和力量
生物的复制功能是垂直进行的:以繁衍的形式传递给下一代
文化的复制功能不仅是垂直而且水平:可以在同代人之间复制
第三章 合作的进化
通过 “建立信用” 的方式来克服互惠行为的前提(多次合作)
- 互惠理论的前提:多次博弈;即 “关系的持续性” (囚徒困境:一次性博弈)
- “一报还一报” 的策略可以在一个由多种策略构成的多样性环境中获得成功;
- 首先保持善意对待每一个人
- 然后根据对方的行为,采取相同的措施
- 互惠的特点是以重复相遇为前提(即关系的持续性),相反在一次性遭遇时每每背叛;改善的一个办法是重视和建立信用。;
- 当”好合作、高质量” 的声誉建立和传播时,与你没有联系过的人也增加了对你的信任,与你合作的可能
- “合作的基础不是真正的信任,而是关系的持续性” ,这是艾克斯罗德 强调的前提因素。但在持续关系与合作之间还有一个环节——信任。即持续关系产生信任,信任导致了合作。
第四章 理性与习俗
- 每个人、群体、民族、语言、想法都会在一定程度上的自我膨胀,这是生命体及其承载的一切事物的本性。均衡从来不是源于自我约束,而是靠着其他力量对某一势力的无限扩张的抵抗。
- 理性:是逻辑指引下的思考,它可以更广义地定义为问题的解决和批判的思考,但只有在强调了逻辑成分时,它才成其为有价值单独讨论的特定的思想方法。无理论知觉、想象、试错法这类活动有着怎样出色的成果,是被排除在理性之外的。——《国际社会科学百科全书》(1968)
- 人类行为的动因:个人物质利益 + 追求承认
- 个人物质利益:追求个人的物质享乐;个人取向的;
- 追求承认:个人的心力满足;他人和群体取向的;
- 信任不是理性;信任处在全知与无知之间。信任处在理性与非理性之间;
第五章 领地、亲族和共同体
- 领地:指同物种之间划分出的排外性的势力范围;
- 领地的重要性:(1)生存需要一定的空间;(2) 这个空间需要稳定的环境;对空间与稳定性的共同需求,导致了对领地的需求
- 领地提供了稳定的食物资源
- 领地提供了与配偶交配的场所
- 领地也是养育幼儿的场所
- 以领地为基础的社会结构在进化中有很大的优势:可望产生和发展复杂而稳定的社会关系;
- 领地为成员带来了识别性(外部 + 内部);识别性是持续关系的基础,而持续关系(即多次博弈)是合作,乃至一切复杂关系的基础
- 人类很多的本领和规范是靠模仿,而不是单独个体的 “试错” 得到的;领地是模仿的必要条件
- 当一个领地中物种数量膨胀时,领地中的部分成员会一同移动到其他地域,建立新的领地;这促进了更大范围上的模仿,进而促使了文化的传播和交流
- 保卫不是领地行为的必要内容,排他才是关键;并且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灵长目动物基本上选择了回避,放弃了侵略。在面对领地冲突时,更多的是表现为仪式化的战斗,而不是生死的决斗;
- 边界帮助群体获得其有限性,领地提供了持续的关系,使成员们在其中相互识别,频发交往,进而获得信任,开始合作;
- 封建、帝国与资本是人类最伟大的三项制度创作。
- 封建制,帮助人类从血缘走向地缘
- 帝国,在相当程度上继承了封建制的遗产
- 资本,帮助人类超越天然的标志,从熟悉的人格关系走向陌生的非人格关系
第六章 信任对复杂的简化
“最优理论” vs. “满意理论” ;生物有足够的本领进行”寻求满意” 的适应,但他们并不 “寻求最优”
语言、金钱、权利、权威、标签、声誉、考核、分数,都是简化复杂的机制;
信任靠着超越可以得到的信息,概括出一中欧冠行为期待,以内心保证的安全感代替信息匮乏;
- 信任强化现有的认知,简化复杂的能力;强化与复杂的未来相对应的现在的状态
- 信任增加了不确定性的宽容,从而增加了人们行动的勇气和可能性
靠着简化复杂,信任打开了行动的可能性,没有信任这个行动是不可能和无吸引力的;因为只有在行动之后,可能的成果才会显现。信任为时间问题架了桥,它为成果做了预付;
信任(简化机制),凭借过去进行简化;
- 过去是确定和不变的;现在是有限和迟疑的;未来是复杂和未知的;
- 现在靠着与过去的联手,超越未来的不确定性在他们心理上造成的疑惑
第七章 信任与社会秩序
社会秩序的三个来源:强制、互惠、习俗
- 强制不需要互惠与习俗的帮助,独立就可以造就一种秩序;而互惠与习俗必须依靠国家机器的帮助,才能建议一种社会秩序;
- 国家机器对外承担着保卫国家领土主权的责任,对内要为经济与社会生活提供一般性的条件(法律、货币、社会福利等);这些与社会秩序直接或间接相关的功能,都是国家之外的力量难于承担的;
- 群体间贸易的发明代表了进化中非常稀少的时刻,人类获得了超越动物的比较生态的优势;动物有群体内的分工,但没有一种动物利用了群体间的比较利益;
- 权利不可能自我约束的,对它的有效约束只能来自其他力量。在民主国家,并非国家机器不想扩张其权力,而是受到了全面的制约——司法、经济、新闻和公民一起抵制国家权力对它们领地的侵犯和干预;
第八章 早期城市化与民间社团
农村是熟人的社会;城市是陌生人的社会;
- 不同地域表现出来的不同形式:西方的行会;中国的同乡会;
第九章 秘密社会
例如:黑手党、青帮
秘密社会:与主流价值观对立,但不反政府;只寻求一个与主流文化不同的子系统,且这系统是隐蔽的;
- 秘密社会生存在征服管辖的大系统中,不逃脱在其之外,而是在其内建立自己的与主流价值观对立的小系统,在对立的同时谋求尊严并努力披上合法的外衣
在国家为社会提供充分的服务时,不存在黑社会,因为没有必要;在国家极度衰弱时,自救团体无非法可言,即使使用暴力。只有在两者共存时,才有了秘密社会,或曰 “黑社会” 的称谓;秘密社会产生于权力控制与满足社会需求的双重真空;
这也是辩证的看问题;从一个事物的对立面来看问题;
- 现象:黑手党对社会富有一定责任,维护一定的社会秩序;
- 据说在西西里,发生偷到时,如向警方报告,75%是无所作为,15%能找到最烦,只有10%能追回赃物;
- 若向黑手党调节,只有5%未获成功;
- 当然被盗人要拿出财产的 1/4 ~ 1/3供调解人
- 现象:黑手党对社会富有一定责任,维护一定的社会秩序;
秘密社会中的信任程度高于主流社会,因此才能比社会大系统更强悍;子系统中的信任靠着4个因素来建立与强化
- (1) 互利;内部的互利性必然要高于社会大系统;(2) 运行的效率要高于大社会人的保护效率;(3) 对背叛的惩罚极其严厉; (4)靠着仪式、传统、认同和惩罚,将一种特殊的价值系统内化在成员的心中
社会大系统的健全:正当需求可以得到满足,正义可以得到伸张;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亚文化是主流文化的某种指标,是主流社会的晴雨表;
第十章 货币与信任
- 货币是一种媒介,而信任是这一媒介中的关键。一旦失去信任,货币将失效;eg:当爆发战争的时候,若无法判断这一国家是否战败,此时对本国货币失去了信任,会大量购买他国货币/物品;因为一旦国家战败,它的货币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因为失去了信任,没有人会愿意为它支付物品;
- 货币的简化功能几乎是所有媒介中最出色的。货币通过数量差别取代质量差异,抹去了任何事物的特殊性,以自己的度量为一切事物完成了换算;凭借着这种 “变质为量” 的本领,货币获得了一种其他事物都不具备的渗透力;
- 货币为人们带来了自由;这种自由首先是货币占有者消费机会与可能性上的自由;
- 庄园领主过去可以向农奴征收一定数量的啤酒、家禽,从而将后者的行为限定在一定的范围内;但是,当他征收货币的那一刻起,农民的自由了。他们可以自己决定是养蜂、养牛,还是做其他的事情;
- 信任与借贷;借贷必须建立在信任的基础之上;这种信任的判断可以是任何事物:主观信任,其他简化机制的表现
- 抵押贷款,与信任无关;抵押消除了风险与不确定性,完全不需要借助信任。
- 一种反文明的观念:利息与有息借贷都是可恶的;
- 货币中的风险:货币自身、折射在货币上的社会病症、资本流动的 “马太效应”
- 货币自身:现代货币是人造物,在其数量上不受控制;
- 折射在货币上的社会病症:伪造货币者与政府;后者可能不正当地印制货币;
- 马太效应:当私人资本得以自由地越境流动以寻求最佳投资机会时,它们可能被导向依据国际标准最具生产率的领域;
马太福音中的寓言故事: 《新约·马太福音》中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国王远行前,交给三个仆人每人一锭银子,吩咐他们:“你们去做生意,等我回来时,再来见我。”国王回来时,第一个仆人说:“主人,你交给我的一锭银子,我已赚了10锭。”于是国王奖励了他10座城邑。第二个仆人报告说:“主人,你给我的一锭银子,我已赚了5锭。”于是国王便奖励了他5座城邑。第三个仆人报告说:“主人,你给我的一锭银子,我一直包在手巾里存着,我怕丢失,一直没有拿出来。”于是,国王命令将第三个仆人的那锭银子赏给第一个仆人,并且说:“凡是少的,就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凡是多的,还要给他,叫他多多益善。”
第十一章 科举与学历(专家系统一)
科学决定了专家系统的性质。因为科学获得了大众的信任,所以在科学上学有专长的人是值得信任的;学历是此种信任的社会来源,是学有所长、高于常人的证据。同行评议是对每个专家的更准确和权威的评价,并往往以此决定他在这一系统中的地位。科学、学历、同行评议,三位一体,构成了专家系统的信任基础;
人类历史上有两种方式取代封建,建立开放的等级制:(1) 靠市场和货币;(2) 靠科举和文凭;
市场经济的社会中,货币占有的多寡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人们的社会地位
以科举功名为人们的社会等级定位的机制
- 考试内容与效度;因为科举的目的是为了评判不同的水平,因此在考试内容上必然是有所倾向的;
- 八股文的题目出自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八股文在内容上要求 “代圣贤立言”,不允许表达个人的见解;然而从实质上看,考生们角逐的仍然是写作美文的技巧;
我们必须认识到,不是八股文败坏了科举,而是科举创造了八股文。这一悲剧的本质在于考试学的两难:有用的东西未必适合考试,适合考试的东西未必有用。在找不到适宜考试有用的知识时,考试会选择无用但能够评判的技巧;
科举制的建立视为了制约上下层人口比例的失调,但它的功能也仅仅是减缓社会生态失调的速度;当一个制度越来越多成为统计阶级成员晋升的障碍时,它必然会遭到统治阶级的破坏;
- 人口的增长必然导致考生数量的增加。在落第的比例本来已经越来越大的考生总数中,官宦子弟所占的比例也越来越高。他们最不愿忍受失败,又最有能力和社会关系去破坏规则;(舞弊、买卖官位)
社会生态学,即社会上层人口与下层人口的比例。
关于定额制(配额制),即在录取或录用时为不同的社会群体规定不同的额度;
宋朝司马光 “分路取人”(每十人取一人) Vs. 欧阳修”凭才取人”(唯才是举)
有一年某个考官主持下的北方考生全部落榜,惹起轩然大波,最后被处死
最后设立 “分地而取” 的方针;会式分南、北、中卷;每百名进士中,南取55人,北取35人,中取10人
在现代美国社会,也存在定额制
定额制照顾了弱势群体。在近现代的世界中,它总是与社会公正结合在一起;只有中国当代高考中的定额制是反其道而行,它公然照顾强势群体——大城市中的考生;
学历社会带来的不是 “机会的平等”,而是 “游戏规则的平等” ;这才是科举与现代教育制度的贡献;人类更热爱的是差异的刺激。平等并不是人们真正的目标,平等不过是反对成员间地位差距过大的策略和说辞;文明的进步其实只是努力保障失败者或位卑者的尊严
学历只是某些领域的入场券,”它只说明了最低限度的成就”,高限的成就要通过专家系统中同行的认可才能获得;
第十二章 同行评议与科学(专家系统二)
- 学历只是进入专家系统或科学共同体的必要条件之一;进入该系统后的学术地位取决于同行的评议;
- 政治的要害问题是产生领袖。在选民的眼中,竞争者的主要差异不是解决同一问题的理性能力高下,而是优先解决哪些问题的价值观上的区别;
- “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是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巧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理论,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进步。”——爱因斯坦
第十三章 走向杀熟之路
杀熟,指的是欺诈熟人
- 生物的世界中存在着两种竞争:种群之间的竞争、种群之内的竞争
- 种群之内的竞争更加残酷,因为同类间争夺的是同种资源(物质资源、异性资源);
- 所有的社会动物都是 “社会地位的追求者”。两个动物在阶级次序中越接近,紧张度就越高;
- 异类间的竞争有时会转化为同类间的竞争,而同类间的竞争却很难转化为异类竞争
- 同类件的攻击是对环境的拥挤做出的反映,它会导致物种生存上的合理分布。但攻击需要适度,而非致命性的;
- 动物的攻击大多是仪式性的;强者的目的适宜威胁吓跑对手,弱者能认识到自己的处境,及时撤退;
- 当数量超过了自然的限度,空间变得极度紧张,彼此没有了退路,仪式性的攻击就会变成实质性的杀戮;水槽中的鱼类会以极快的速度杀死同类;
- 杀熟 - 传销;马克思你曾自白,他最可原谅的弱点是轻信。受骗不是大过,更非大恶;受骗只是传销骗局中一个次要的因素;更重要的因素是,受骗者迅速地转变为行骗人。难于退货的高额商品滞留在手中,会使传销信任们立即明白即受骗了。一个善良的人即使自己受骗了,却决不会转嫁他人,甚至会以自己的教训广告四周,骗局因此无法复制和繁衍;传销在中国泛滥的最重要原因是,大批受骗者为了挽回个人利益,如此轻易地越过道德的界限,踏上了杀熟的道路;